栗背林鴝大雪山20141207
1
大雪山的栗背林鴝. 是鳥友喜歡拍的對象.
尤其是收費站旁的神廁. 非常穩定.
雖然2013~2014年間. 因附近增建施工無法拍攝.
2
年底完工後 重新開放.
11月後 便有鳥友拍到藍尾鴝與栗背林鴝.
在鳥點準備好. 牠們常就立刻現身歡迎.
3
這種近距離又安靜的環境中與鳥兒們接觸.
還真令人感受拍鳥之樂趣與飛羽的美色.
是很難有.很美的拍攝經驗與享受.
4
栗背林鴝(學名:Tarsiger johnstoniae)
英文俗名: Collared Bush Robin.
5
為鶇科 林鴝屬的鳥類.
別名又稱阿里山鴝. 是台灣特有物種.
6
1906年由英國人古費洛(Goodfellow)
在日本警察與挑伕的幫助下.
於攀登玉山採集台灣鳥類 過程發現後. 首次紀錄.
7
栗背林鴝 分布於台灣中部的海拔2000~3000公尺山林.
多單獨活動. 停棲時大多身體挺直.
8
常棲息於樹林冠木叢. 草叢地帶或其附近之林緣地帶.
築巢建築物岩石縫 或樹上灌木叢中. 雛鳥為晚熟性.
9
頭有白色眉斑.雄鳥頸下有橙紅頸環. 雌鳥多成欖褐色.
有定點捕食的習性.以昆蟲為食. 也吃果實與種子.
10
Tarsiger屬全世界有五種.
其中四種分布於喜馬拉雅山區及台灣.
另一種藍尾鴝 則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北部與喜馬拉雅山區.
11
栗背林鴝雄鳥與Tarsiger屬其他四個種.
白眉林鴝(T. indicus). 棕腹林鴝(T. byperythus).
藍尾林鴝(T. cyanurus). 金色林鴝(T. cbrysaeus).
12
羽色差別非常大.
鳥學者認為台灣栗背林鴝. 演化自白眉林鴝.
13
可能是冰河第四紀 將白眉林鴝分隔成喜馬拉雅山群與台灣山脈群.
而各自演化成台灣特有種栗背林鴝.
附註:
內容多為 網路資料整理. 若有錯誤 懇請不吝賜教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