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本鵪鶉20141026野柳
每年10-11月 有不少候鳥過境台灣.
野柳 常是牠們的休息補養的首站.
網路上 見網友說來了日本鵪鶉. 也就希望能見上牠一面.
只是牠們好像很怕人 久久才現身
在野柳南橫小徑 枯等後 終得見其覓食.
野生日本鵪鶉 繁殖於
西伯利亞南部. 中國大陸. 蒙古. 日本以及韓國等地.
冬季棲至華南. 印度及臺灣等地.
所以野柳的日本鵪鶉不一定是來自日本.
也令人意外的這樣肥胖的身材 竟然也可飛越大海.
鵪鶉是一種古老的鳥類. 分布極廣.
品種繁多. 其肉和蛋營養豐富. 味美適口.
與人類的關係源遠流長.
早在5000年前埃及的壁畫上 就有鵪鶉的圖像.
金字塔上也有食用鵪鶉的記載.
中國是野鵪鶉主要產地之一. 也是飼養野鵪鶉最早的國家之一.
《詩經》中有過
“鶉之奔奔”.
“不狩不獵,胡瞻爾筵有懸鶉兮!”的詩句.
戰國時代"鶉" 被列爲六禽之一. 成爲筵席珍餚.
到了唐. 宋以後. 對它的生態和生活習性已有不少描述記載.
鵪鶉的早期馴養目的不是爲了食用.
而是爲了賽鬥. 賽鳴. 唐. 宋時期賽鶉在皇宮和民間都非常盛行.
到了明代. 已逐步發現其食用. 藥用價值.
清朝康熙年間貢生陳面麟著有《鵪鶉譜》.
書中對44個鵪鶉優良品種的特征. 特性分别作了叙述.
世界上 人類較大規模的馴化和飼養起源於12世紀的日本.
品種/系 起源於野生日本鵪鶉. 日本鵪鶉體形小. 性成熟早.
40日齡左右開產.年產蛋量300枚左右.
(以上為網路資料整理)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