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豪氏攀蜥20150725 龍過脈步道
在拍林內龍過脈步道拍八色鳥的
覓食區發現一隻斯文豪氏攀蜥.
看牠喉囊往下張大. 背脊高聳. 鬣鱗豎立.
而顏色呈現特別黑. 顯然處於緊張示威狀態.
也就順便記錄了. 也整理一些以下資料
了解這臺灣最常見的特有種爬行動物.
台灣的爬蟲類. 包括蛇55種. 蜥蜴31種.
陸生也龜鰲5種.海龜4種. 共約95種.
蜥蜴是爬蟲類中種類最多的族群.
目前全世界已知超過4千種. 主要分布於熱帶地區.
體型差異很大. 從數公分大的"加勒比壁虎"
到近3公尺長的"科莫多龍"都有.
許多蜥蜴能變換牠們的顏色
以因應環境的變化或壓力. 例如變色龍
大部分的種類為肉食性
斯文豪氏攀蜥 是臺灣最常見的特有種爬行動物.
日行性.卵生.雌蜴會挖洞. 將卵產於地下.
其一窩約可產4~6顆蛋.
以小型之昆蟲 或其他節肢動物為食.
廣泛分布於台灣全島低海拔.
雄蜥全長最大可達31公分. 雌蜥稍小. 最大約25公分.
體背部底色以褐色為主. 口腔外緣為白色.
下頷底色為灰色且常帶有白斑. 背脊高且身體微側扁.
牠們的繁殖季是以春. 夏為主.
此時雄蜥具有很強的領域性.
在別的蜥蜴 或其他動物接近時.
常會有明顯的「伏地挺身」行為.
有示威警告別的蜥蜴 或動物不要太靠近.
而雄蜥在求偶期 也有這種的動作 向雌蜥示好求愛.
當雄蜥受到威脅時 也常會將背脊弓起.
鼓脹身體. 並使頭頸部的鬣鱗豎立.
喉囊並會往下張大且其顏色常會變黑.
使得喉部白斑變得更明顯. 讓自己看起來很大.
用來虛張聲勢. 但若這些招式都不管用時.
牠們便會三十六計逃之夭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