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7)武姿與白鶴拳20150823
看拍白鶴多次後 就不免想到白鶴拳.
雖然金山親水小野田 只有一隻白鶴.
不能見到白鶴間的爭鬥情景.
然這隻白鶴 還是有很多的動作令人聯想.
中國武術. 氣功. 養身.
許多都是源自大自然生命的觀察與引用.
在查看白鶴拳時 發現其資料豐富有趣.
因而整理如下:
所謂南少林五祖拳是集合
達尊. 太祖. 羅漢. 猴拳. 白鶴五種拳術的精華而成.
為達尊身. 太祖足. 羅漢步. 大聖掌. 白鶴指的拳術.
所謂「第一祖達尊云法. 太祖教勢. 羅漢示身.
行者教道. 白鶴先生教剛柔相應.
八剛二十四柔. 單拳獨出. 乃天下無敵.」(記學拳法祖).
現常稱的白鶴拳. 又名永春白鶴拳.
是福建明末開始發展之地方拳術.
漸次發展出宿. 飛. 鳴 .食四個派別. 統稱為白鶴拳.
依其外形姿勢特性等. 以鶴為形. 以形為拳.
分為宿鶴. 飛鶴. 鳴鶴. 食鶴(朝鶴或痹鶴).
方七娘為白鶴拳開山祖.
父為方種 少林派拳師 精通江浙武術(紅拳及長拳)
因避戰亂福建省福寧州(今霞浦縣) 獨生女方七娘.
七娘後嫁給福建永春縣人~曾四.
七娘在福建永春授徒. 故也稱為永春白鶴拳.
廣東人稱福建人為鶴佬. 鶴拳 即福建拳術.
永春白鶴拳以鶴為形. 以形為拳.
取象於名. 冠於雅稱. 寓意其中.
便於記誦. 易於領悟. 利於習練.
它的套路
動靜有法. 虛實分明. 快慢相間. 起伏有序.
脈絡貫通. 神氣流暢. 似剛非剛. 似柔非柔.
形神兼備. 輕盈靈巧. 瀟灑飄逸.
彈抖勁力足. 技手變化多.
它講究「內外合一」.
意與氣合. 氣與力合. 意守丹田. 以意引氣.
意到氣到. 氣到勁到. 以氣催力. 吐氣生威.
攻防並重. 運手務柔. 著手須剛.
講究"子午虛實. 吞吐浮沉. 剛柔緩急. 後發先至"
拳法結構嚴謹清晰. 攻防意識鮮明.
法短橋多變. 步法走閃靈活. 勁力飽滿剛脆.
談到永春白鶴拳 就要談到李小龍的詠春拳與截道拳.
方七娘之後世弟子~嚴詠春 創出"詠春拳"
再傳至葉問. 葉問先生五十年代在香港開武館授徒.
後李小龍拜葉問為師. 葉問時年六十餘多.
有深厚武術基礎的李小龍在詠春拳的基礎上.
取西洋拳.跆拳道.菲律賓武術的精華.
融匯貫通. 參眾妙. 集大成. 創出「截拳道」.
在他精彩的武術表演. 電影的宣揚推廣.
造成七十年代的全世界中國功夫熱潮.
又近代白鶴拳 由瀋陽體育學院孟祥太教授創編.
他以五禽戲和長拳為基礎.
模仿白鶴在大自然中的各種姿態.
如白鶴亮翅. 白鶴抖靈. 白鶴獨立等.
共有44個動作. 動作簡單流暢. 清新亮麗. 柔中帶剛.
全部完成僅需要1分鐘. 適合在群眾活動中開展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