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溼地~土地悲歌 雲林口湖鄉成龍村. 2013.01.20. 晴.午後
尋尋覓覓的欣賞過元長鄉小辮鴴後. 已是過中午(12:20).
領隊安排去虎尾鎮上的蓮花園吃素食.
一客麵或飯附飲料與果凍. 也都要140元.
大家真是慢慢享用. 讓我這"速食”老頭子. 久等得真已不耐煩.
快到14:40才出發去成龍溼地. .
成龍溼地在雲林口湖鄉成龍村.
也就在西濱快速道路西邊. 四週都是養殖漁塭.
這塊據稱約有50公頃(?)成龍溼地. 原本是為地層下陷的田地.
民國七十五到八十五年間. 因韋恩颱風及賀伯颱風先後侵襲.
引發海水倒灌. 積水不退至今成為一塊溼地.
有人喜歡稱這樣荒廢而成的地方為錯誤的美麗.
但我卻認為應該是台灣土地的悲歌或悲劇.
台灣沿海地區彰.雲.嘉.屏等地區.
民國50年代後. 經年超抽大量地下水供養鰻魚與工業用水.
造成嚴重地層下陷. 已是大家都很熟知的情況.
近來若不是因高鐵的安全問題嚴重. 政府與專家學者. 一再強調與措施.
大家也沒人會去關心它有多嚴重性.
反正地層下陷. 再填土墊高就沒問題了.
今日一見. 才真正親眼目睹這一問題嚴重.
魚池旁的老舊房子. 屋頂與路面等高. 水中也出現幾近淹沒的土墳.
與四邊加高和新蓋的房子形成明顯對比與落差.
但四週周養殖池. 還是繼續抽水養殖中.
可見這片濕地. 應該是因為墳地與公有地的原因.
所以被荒廢而沒繼續挖池養殖. 尤如鰲鼓溼地.
為台糖土地. 才有政策性的決定改變經營方式. 不繼續養殖.
台灣中南部地層下陷嚴重.有著可怕的後果.
難怪專家學者與政府一直都非常重視. 積極作為. 但成效如何?
看來也不樂觀. 因漁民要生活. 只好繼續抽取淺層地下水.
台灣要發展經濟拼外銷. 工廠要繼續抽深層地下水.
看來這片濕地. 並不能帶給臺灣人深刻的反省.
這些年. 自己週日常上山下海. 看到是這片土地.
不論高山與海濱. 在過去或現在. 均遭無情的破壞與開墾.
青山變梨山. 茶山. 高麗山. 佛道山.
海邊美麗沙灘不見. 也無防風林了. 只有一大片大肉粽角. 高高的海堤.
台灣2400萬人. 已擠滿這一叢小島. 處處都是人山. 人海. 世界第二人口密度.
不發展經濟. 建工廠. 大家沒飯吃. 過苦日子.
要發展與建設. 就要犧牲環境與土地. 污染週遭一切.
又擔心人口老化. 少子化. 又再鼓勵大家多多生育小孩.
這片海山土地. 早期供養日本人與國民政府.
現在又要養活2400萬的台灣人.
大家的母親也只有默默的繼續含淚犧牲了.
不停傳唱她那悲悵曲調吧!!.
註記:
選歌”母親ㄟ名叫台灣” 純為喜歡
母親 是山.是海.是河~ ~的歌詞與悲悵的唱調. 無關政治立場或信仰.
母親ㄟ名叫台灣...作者:王文德先生,
原職業為貨車的捆工. 生命中的感觸無意中寫出這首的原曲,
再經江孝文編曲. 由蔡振南首唱.
後成為民主進步黨與台獨人的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