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反嘴鴴20160227鰲鼓溼地
反嘴鴴是台灣常見的冬候鳥.
出現於濱海濕地如鹽田. 草澤. 湖泊或魚塭.
濱海公路兩旁的大型廢棄魚塭 常常可見.
全身黑白色. 嘴尖細而上翹之涉禽. 腳長.
呈藍灰色. 嘴黑色. 眼黑色. 全身白色.
前額至頭頂到後頸. 兩側肩羽.
部分覆羽及初級飛羽黑色.
飛行時身體背部會有明顯的黑色斑塊.
雌雄鳥羽色相似. 成群出現.
常有百隻以上的大群聚集活動.
通常以小型無脊椎. 甲殼類及軟體動物為食.
覓食時會以上翹的嘴於水中左右掃動.
與多數鷸行鳥科不同. 會在水面漂浮.
鮮少站立於泥灘地上. 進食的時候.
常成群於淺水中以上翹的嘴喙左右掃動覓食.
有點類似與黑面琵鷺
左右掃撈覓食方式來濾食水中的小動物.
雖然偶爾也有落單的時候.
但大體而言. 反嘴鴴不論覓食. 飛行時常常都是集體行動.
而且整齊劃一 是十分群聚的鳥類.
飛行時會發出輕柔如笛音的「克律~克律~」聲.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