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色鶇 台南六甲20180527
台灣的夏候鳥有中杜鵑 燕鴴 八色鶇.
牠們不多見 也不好拍
八色鶇雖數量不多 但因其來台配偶繁殖
活動覓食範圍較固定 而容易被鳥友發現分享
在雲林林內 花蓮白雲 宜蘭三星 都有拍過.
今年台南六甲也傳出牠們蹤影.
鳥點是山區竹林中 附近栽種了不少橘子柳丁.
依著GPS來到這偏遠山林中
四周環境不錯 氣候涼爽 真是好鳥點.
八色鳥. 又名八色鶇. 藍翅八色鶇 .
也有清明鳥之稱. 英文名: Fairy pitta.
學名: Pitta nympha(Temminck & Schlegel)
八色鳥在台灣為稀有的夏候鳥.
在大陸華中地區. 如安徽. 河南. 江蘇等地.
與日本. 韓國及台灣等地繁殖.
而婆羅洲. 大陸南方及越南等地則是八色鳥的越冬區.
每年的四月下旬起. 二種少見的台灣夏候鳥.
有北方的飛臨台灣的中杜鵑.
與隨著南風而飛臨的八色鳥.
八色鳥抵台後
隨即進入配對 築巢 孵蛋 餵雛.
直到幼鳥長大成功離巢.
約在八月底至九月離開.
早期八色鳥 在台灣的分布相當廣.
尤其是嘉南平原一帶.
當時風景名勝區的紀念品店.
都有八色鳥標本的販賣. 可見當時捕捉的氾濫.
以致後來漸漸北移到.
現今的竹山. 斗六湖本一帶為多.
其實全國各丘陵地 都有牠們繁殖紀錄.
只是現在牠們在台灣的許多重要棲地.
也面臨到 不停開墾種植與工廠住家建設.
環境汙染與人口壓力. 不停增長惡化.
還真是都是無解 也是牠們生存的致命傷害.
也許後代子孫. 只有故事與圖像
可以看到這歷史上的八色鳥的身影之美.
根據劉緒友(1996) 在1988至1993年
在中國 安徽省 皇甫山自然保護區的研究報告.
將八色鳥的繁殖生態分成下列的四個時期:
一)發情交配期 八色鳥約5月初進入交配期後.
雌雄鳥不斷發出婚鳴. 成雙成對飛行.嬉戲. 自然形成一個領域.
交配時雌鳥站於小樹上. 雄鳥迅速飛到雌鳥的背上.
雌鳥不動. 蹲下翹尾. 雄鳥扇動雙翅. 保持平衡並行交配.
交配時間約40秒. 此時兩鳥均不鳴叫.
交配後雌鳥仍站在原地. 雄鳥飛到另一樹枝.
各自整理羽毛. 然後飛落地面尋食.
二)築巢期~!巢址一般選擇在高大的闊葉林.十分隱蔽.
巢口方向大致與坡向一致. 在巢的附近常有水溝或小溪.
一般於5月中旬和下旬開始築巢.
由雌雄鳥共同承擔. 巢材取自巢穴附近地的材料.
親鳥十分機警. 採迂迴進入的方式.
每天清晨以前是築巢高峰. 中午以後不再築巢.
親鳥不在巢邊活動. 約6日可完成.
孵蛋期 5月下旬至6月上旬開始產蛋
每天產一枚. 需時約2至3小時.
劉緒友的研究. 顯示一窩蛋數約5到7枚.
也有說一般以3~5枚為較多.
親鳥於產完最後一枚蛋後開始坐巢孵蛋.
也是由雌雄鳥共同承擔. 交換孵蛋.
一隻親鳥孵蛋時另一隻常在附近的樹上或地上鳴叫.
擔任警戒工作. 每次親鳥連續坐巢時間約為30至130分鐘.
孵化期約為15天. 育雛期八色鳥為晚成鳥.
幼鳥破蛋而出後需經過一段時間.
才可獨立生活. 雌雄鳥共同育雛.
育雛期約10多天.
破殼後4天內有親鳥會在巢中暖巢.
直至另一隻親鳥取食回來.
暖巢的親鳥才會飛出覓食.
在餵雛期親鳥的性情機警.
覓食回來時也是採取迂迴路線.
會先在距巢甚遠處觀望.
待周圍無潛在危險後. 才迅速入巢.
破殼後5至10天. 親鳥不暖巢.
幼雛食量大. 羽毛開始生長. 眼晴張開.
11至14天時. 親鳥餵食. 但並不入巢.
而是站在巢外吸引幼鳥出巢.
離巢後的幼鳥死亡率最高 因行動力與機警度不夠.
極易被被貓. 狗. 猛禽等捕食. 或人類等捕捉.
親鳥會將幼鳥導引到隱秘的安全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