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鰲鼓濕地黑面琵鷺.                                                  2012.11.18. 陰雨

1

週日偶然機會. 參加了彰化野鳥學會的活動~鰲鼓濕地賞鳥 

主要觀賞對象是黑面琵鷺.

2

大家都認識這知名的候鳥~”琵琶嘴鷺”. “飯匙鵝”. 烏面抐桮

也無須特別介紹了.  

3

只是自己卻從未親眼目睹到牠們過.

從前看到的照片都是清晰美麗. 非常令人喜歡.

今日所見. 還真是遠遠的小小鳥

4

早上07:30從彰化出發. 先去鰲鼓濕地的觀海樓.

只是天候陰雨. 視野不佳.

5

午後到南堤. 領隊說有黑面琵鷺. 5-60

只是牠們停的好遠. 又面背對我們. 只見其模糊背影.

6

自己也是第一次來拍野鳥. 雖用70 -200m m鏡頭加2倍鏡.

但影像效果好像還不是很好. 還需加強學習.

7

看過別人家的黑面琵鷺.. 真是又大又漂亮. .家的真是小不點.

不過拍鳥這門學問. 除知識. 觀察 耐心外.

這可是高科技的休閒. 沒先進的設備. 可就是難有好東西出現.

8

不過覺得此處. 還是可以探訪的好地方. 好濕地.

這只是要對荒郊野外有興趣的山友 .鳥友. 蟲友而言.

9

 

附記:

1)”是海中大龜. 取其皮為鼓. 鼓聲響亮. 威震四方.

相傳 清朝嘉慶年間. 有名~蔡牽 橫行台灣南北二道.

令其手下~蔡獵狗. 定居此地. 取名鰲鼓.

也有一說是海盜的名稱.

 

2)維基百科: 鰲鼓溼地

原地本來並無該溼地,鰲鼓溼地的產生,

為台灣1960年代政府推動開發海埔新生地.

因此台糖東石鰲鼓農場選在嘉義鰲鼓圍堤造陸,

至於「鰲鼓」之名稱可能由台灣早期海盜名稱而來。

由於機器設備於當時相當缺乏,因此主要是徵召犯人前來勞動,

歷經5年與3億多元的經費,完成約1,000公頃的海埔新生地,

並以10年時間將土地洗鹽淡化.

但灣西部過度開發與大量抽取地下水.

1970年代左右台灣沿海地帶開始地層下陷.

原可種植甘蔗的土地將近300公頃低於海平面.

並且土地開始由於鹽化而無法進行農業用途.

因此在逐漸恢復自然的情況下,加上候鳥可食用的動植物增加,

逐漸使鰲鼓溼地成為鳥類的棲息地,

嘉義縣政府於2008年將此地依野保法變更為自然保護區.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20121124正式開園.

現今 鰲鼓濕地的大小約為1,500公頃. 約相當於台北市大安區的大小.

為台灣最大、全球第七大的濕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der-p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2) 人氣()